裁判要点:
在我国,随着汽车总量的增大,道路交通事故的总量居高不下,无证驾驶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无证驾驶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应否赔偿在司法实践中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无证驾驶行为不属于法律规定的保险公司免责事由,保险公司应承担赔偿责任;另一种意见认为,驾驶人无证驾驶,按照《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保险公司只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至于其他费用不予赔偿。
笔者同意上述第一种意见。理由如下:
第一,从交强险的设立目的来讲,国家设立交强险的目的是对车辆这种高危工具给第三者造成的损害及时进行救济,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以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交强险是基于公共政策的需要,为了维护社会大众利益,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强制推行的保险,其主要目的在于保障车祸受害人能够获得基本保障,具有社会公益属性。交强险区别于商业险,其具有公益性质,保险公司承担责任与否,并不必然以投保车辆驾驶员有过错为前提。对无证驾驶司机的惩罚不能转换为惩罚受害人,因为肇事司机无证驾驶,致使受害人得不到任何赔款的失衡状态,这显然有背于交强险的立法目的。
第二,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限额内予以赔偿。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该两条款明确了保险公司对保险事故承担无过错赔偿责任原则,且机动车方唯一的免责事由仅为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故不论交通事故当事人各方是否有过错及过错程度如何,保险公司应首先在责任限额内对受害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的,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该规定是免除了无证或者醉酒驾驶的情况下发生交通事故时,保险公司对受害人财产损失的免责情形,但该条规定并未包括人身损害。即该规定并未免除在驾驶人无证驾驶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可以对造成第三人人身损害应负的责任。关于第三人范围及赔偿范围如何界定,该条例第二十一条做出了具体规定,"被保险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险公司不予赔偿"。从该条表述可以看出,第三人的损失包括人身损失和财产损失两部分,且将人身损失和财产损失并列分开表述,而第二十二条规定的免赔范围,只用了"财产损失"的概念,明确体现出立法者的原意即免赔的部分只针对直接财产损失,而不包括人身受伤害受到的损失。
综上,驾驶人无证驾驶,并未免除保险公司的人身损害赔偿责任,保险公司应在交强险限额内向赔偿权利人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