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要点: 1、此次事故责任的认定。在事故发生时云A车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自行滑行,此时赵某2采取追车,并试图进入驾驶室的方式试图控制车辆,在控制行动无果下,为两车挤压致死,赵某2行为是导致此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力,应承担主要事故责任;而被告段某虽未按照驾驶证载明准驾车型驾驶货车,属于无证驾驶行为,但云F车当时处于停放在路边静止状态,段某虽对此次事故虽有过错,但过错程度不是引起此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力,因此在此次事故中应承担次要责任。 2、对农业人口发生交通事故后按城镇人口标准认定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关于经常居住地在城镇的农村居民因交通事故伤亡如何计算赔偿费用的复函》(2005)民他字第25号)规定:"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和被抚养人生活费的计算,应当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结合受害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等因素,确定使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年生活费支出)的标准......虽然农村户口,但在城市经商、居住、其经常居住地和主要收入来源地均为城市,有关损害赔偿费用应当根据当地城镇居民的相关标准计算。"结合本案案情,死者赵某2生前的聘用合同、道路运输证明已表明,死者赵某2生前已在城镇工作一年以上,死前从事道路运输业,且本案中的肇事货车也为赵某2所有,表明死者赵某2生前的的主要收入来源在城镇,故在计算死者相关费用时应该按照城镇标准计算。 3、被两车挤压死亡后的保险赔偿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具体到本案中(1)、云A车投保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属于财产保险合同范畴,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合同,故所指的"第三者"应以财产作为判断标准。(2)、车辆驾驶员的身份属于临时身份受到时间和空间等客观因素制约,而赵某2在事故发生时,并未处于驾驶车辆状态,车辆无人驾驶。(3)、赵某2是在云A车、云F车的共同挤压作用下造成,属云A车、云F车造成的交通事故。故赵某2死后费用应为云A车、云F车投保交强险赔偿范围。故死者赵某2死亡后费用属云A车、云F车交强险赔偿范围。 在审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在涉及交强险及商业三者险时,需以事实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明确双方事故责任,仔细计算相关费用,同时需要认真研读相关法律法规,逐字逐句的推敲法律文字,从立法、法理等角度理解法条,法官在运用法律过程中,充分考虑案情,多一份耐心,拒绝粗心,将心比心,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换取当事人的理解与支持。
商务咨询:
010-62515610(机构用户)
010-62514898(个人用户)